我大概在2019年的时候更多地讨论了cosmos生态。当时,我持有atom,也对跨链生态抱有乐观态度。
在当时的跨链生态领域,cosmos和波卡被誉为同年的顶尖项目。因此,每当我谈到跨链生态时,我经常将这两个生态系统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然而,随着我对以太坊的了解逐渐加深,我开始意识到在当时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存在真正的跨链需求。
无论是cosmos还是波卡,它们都未能有效解决比特币和以太坊之间的跨链问题。它们并没有采用去中心化的方法,而是更倾向于创建新的区块链,或者提供工具(如cosmos的sdk和波卡的substrate),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建立新的区块链。
在那个时期,我坚信我们并不需要大量的主链,我们所需要的是对比特币和以太坊进行扩展,这就是我们当下所熟知的第二层扩展系统。
在有了这个认知上的转变之后,我渐渐地看淡了cosmos和波卡的发展。
2019年cosmos的初创团队发生了内部分歧,我认为这会对项目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毫不犹豫地就把atom清仓抛掉了。
自那以后,我没有再特别地留意cosmos以及波卡的发展,因为我觉得它们所描绘的场景是伪需求。
去年,倒是因为另外一个项目,cosmos又引起了我的注意:用cosmos工具包打造的模块化区块链celestia。
我之所以对celestia比较关注,主要是它瞄准了以太坊现在比较棘手、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据可用性。
以现在以太坊的设计,随着交易量的暴增,当越来越多数据存储到以太坊上后,会让以太坊不堪重负。
celestia试图打造一个专门致力于数据可用性的区块链,将数据可用性的功能从以太坊上剥离出来。
对这个构想,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我到现在还是认为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很高的项目,数据可用性还是必须放在以太坊上,但对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那么高的项目,或许将数币圈据可用性放在这类模块化区块链上未尝不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方案。
所以我一直比较关注celestia的发展,并且了解到它是用的cosmos工具包构建了这套方案。
这让我重新开始留意cosmos的发展。
再后来celestia非常慷慨地发了空投,空投的范围不仅涵盖了以太坊生态的用户还涵盖了cosmos生态的用户。并且空投后,代币的价格不仅坚挺,还一路上扬。
这一举动给整个加密生态都营造了相当不错的热度和氛围。
有了celestia作榜样,不少正在进行或者即将开启的模块化区块链也纷纷采用cosmos的工具包打造自己的方案,并规划着慷慨的空投。
我估计这些即将到来的空投也会利好持有并质押atom的用户。
可以想象,自celestia开始以及后续即将到来的基于cosmos工具包构建的项目空投不仅会利好这些项目本身,也会利好atom。
但是所有这些利好atom的因素并不是来自cosmos原本设计的“跨链”业务,而是它的工具包衍生出的和以太坊生态相关的新业务。
或许这是加密生态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最好的注解。
对cosmos的未来,我依旧不太看好它的“跨链”主业,而是会关注它的工具包会如何被用来构建其它应用,以及atom代币可能在哪些应用中获得的价格支撑因素。
上述就是关于对cosmos生态的看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币圈之家凯发首页官网其它相关文章!
标签: 币圈